今天给各位分享skh51的热导率的知识,其中也会对SKH51的热导率进行解释,现在开始吧!

塑胶模具结构设计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模具结构设计

1. 滑块导轨的高至少要为滑块高的1/3

2. 有滑动摩擦的位置注意开设润滑槽,为了防止润滑油外流,不宜把槽开成“开式”,而应

该为“封闭式”,一般可以用单片刀在铣床上直接铣出。

3. 固定模仁的型腔,对小模一般用线割,这样可以提高模具的精度;而较大模的模腔一般铣

削的形式加工出来,加工时注意其垂直度,并且为了防止装配时,模仁不到位,模框的四周应该用铣刀铣深0.2。

4. 入子与模仁,模仁与模仁,模仁与模框的相互穿插一般要加1°的斜度,以防装配时碰

伤。

5. 入子的靠位部分长度公差为-0.02,大小公差为-0.10,模仁相对应的靠位公差为+0.02。

6. 有C角的入子更底端到C角部位的公差为+0.01,以防跑毛边。

7. 本体模具的主体部分用NAK80的材料,入子、梢等用SKH9、SKH51(材料处理:室化处

理,也可以不要)的材料,必要时可以使用VIKING材料。

8. 画好部品之后,应先定滑块的位置、大小,防止发生干涉、及强度不够的现象,然后才定

模仁寸法。

9. 入子大小公差设为-0.01,模仁上入子孔对应的公差为+0.01。

10. 模仁上的线割方孔尖角部分用R0.20过度,对应的入子部分也为R0.20,以对应线切割时的

线径影响,同时可以防止尖角部分磨损,而产生益边。

11. 与定位珠相对应的小凹坑寸法一般为底径φ3夹角90°-120°的圆锥孔。

12. 固定侧的拔模角应该大于可动侧,以便离型留在可动侧;而且可以防止部品变形,尤其是

壁薄,件长容易变形的零件,固定侧对它的拉力不均容易使部品翘曲,或留在固定侧。

13. 对于侧面抽芯力大而部品精度要求又严的零件,更好采用二次抽芯结构。

14. 斜梢的斜度+2°=压紧块的斜度(一般为18°或20°或22°).

15. 模具组立时,应该养成如下习惯:

a. 用空气枪清理模仁、模腔、入子、流道板、分模面的表面。

b. 装配前用油石打光模仁、模腔、入子、分模面的表面,以便装配时顺tang。

c. 注意清角,以防干涉、碰伤。

d. 装配前应该考虑后面的工作如何进行。

16. 大模具模仁的侧面压紧块应该设计成锁紧后底于分模面0.5-1.0mm,以防干涉。

17. PC+GF20收缩率3/1000

18. POM收缩率正常为20/1000,但有时局部会达30/1000。

19. 为防止潜伏式浇口在部品顶出时刮伤部品,在流道离潜伏式浇口2-4mm处增加一锲形块,

高约为流道一半,夹角为单边10°,供顶出时折断浇口。

20. 主流道拉料井,采用深8-10mm,夹角为单边10°,顶径为流道宽的倒圆锥;这样的好处是

可防止单边磨成锲形的拉料在顶出时勾住流道,造成离型不良。

21. 开闭器有两种:1.橡胶制成,靠中心的螺杆调节变形量,来调节拉力。2.用弹簧钢制成。

其作用都为:延迟可动侧与固定侧的开模时间,应用于小水口模。

22. 为了确保模具的顶针和斜销是否复位,有些模具安装了早回机构(母的装在108板上,公

的装在102板上,公的类似于顶针,底部用无头螺钉堵住,一般布置两个)或微动开关(在108和109板[装电器元件]之间)。

23. 考虑注塑机装夹模具时的螺杆长度,需要注意上下固定板的厚度,必要时四个角应该铣低

一些,同时,为了提高安全性,上下固定板上可以根据注塑机上孔的位置,钻四个螺栓孔。

24. 斜销的成型端有一段直面,一般长4-6mm,为了在顶出时斜销在107与108板间滑动顺烫

底部应该倒0.5mm-1mm的R角。

25. 需要咬花的外观品,拔模斜度的设计需要考虑咬花的程度,以免造成外观拉伤。有些突出

部位,考虑咬花后截面会变大,实际加工时应该单边小0.02-0.03。

26. 考虑固定侧与可动侧合模会形成断差,固定侧比可动侧单边小0.03-0.05。

27. 有滑块的模具中,有时需要在滑块上的滑块与压紧块相靠的斜面开设油沟;此外,如果不

影响成形的前提下,在模板上表面开设油沟比在滑块底部开设油沟加工效率更高。

28. 不应该把分型面选在表面有要求的位置。

29. 加纤的收缩率为流动方向小千分之1-2,垂直于流动方向大;不加纤的则正好相反。

30. 齿顶圆的收缩率比齿根圆的收缩率小千分之1-2。

31. 模具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型修,修模仁的过程中,尽量不要用油石,因为多次使

用油石会使模具变形;更好用削好的软木或软竹筷。

32. 有滑块的模具中,#102与#103板之间应该加四个支撑拄。

33. 成形里面夹有入子外面包有模仁的部品时,要考虑二次抽芯机构,以免脱 模困难,造成部

品损伤;如果入子在固定侧或滑块上,常常先抽入子;如果入子在可动侧,又与固定侧靠破,可以把入子的沉孔做深些,顶出时先把部品顶出,再脱出入子。如不靠破,则应先脱入子,则应该变更相应的模具结构。

34. 固定侧与可动侧之间的靠破面如果为非垂直开模方向的平面,则应该设计成斜面,以减少

因摩损而形成飞边的可能,同时也使靠破时形成预压,加强两个面的贴合,设计时长度方向应该设计成+0.02的正公差,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当固定侧与可动侧有脱模斜度时,要小心考虑因固定侧与可动侧脱模斜度方向相反,在靠破的斜面处会形成与部品设计原图不符的接痕,考虑不周还会形成难以消除的毛边或断插。

35. 当固定侧需要咬花时,固定侧的外形尺寸应该根据咬花程度,设计时单边小0.03-0.05mm。

36. 电极的抛光一般用1000的砂纸精抛,但外观电极需要用1200以上的砂纸精抛;模仁的抛

光用1500,但要求有镜面的则要用3000的砂纸,更后用钻石膏和脱脂棉来精抛。配入子时,先用400的砂纸,再用800的砂纸,不过,日本模具中入子好象用了1000-1200的砂纸进行抛光过。

37. 塑胶齿轮成形后,对齿轮参数的测量主要齿顶圆和跨齿厚,如果两齿轮靠得太紧,或太松

都会影响到传动性;跨齿厚的测量有专门的测量仪器。

38. 模具设计中,如果部品的肉厚不均匀,而部品的浇口均匀分布,则容易产生浇注不均的现

象。比如,田晶东的0004模具。

39. 用PC+30GF制造的齿轮,虽然在成形的尺寸方面比较好,一般可以一模四件,但是其刚

性,耐磨性等不如PBT+GF30,因此,虽然PBT在成形方面尺寸不易控制,只能一模两件,但是象Olympus这样注重品质的厂家,在品质与成本面前,还是选择了品质。

40. 模具设计中,为了不影响部品的使用,常需在部品表面凹进一块,让浇口剪断残余低于部

品表面,内凹深度以满足浇口残余低于部品表面的前提下越浅越好,一般为0.3-0.5mm,太深则会影想成形时的尺寸,比如田晶东的0004模具和易湘成的0026模具。

41. 为了改善部品距离浇口较远端的填充性能,可以在这些部位开设逃气槽,增加入子;这一

点,设计前尤其应该考虑的,定结构时,应该有这样一种观念:尽量让流体在模腔内流动时各个部分的压力,温度均恒。

42. 部品肉薄,成形困难的模具,如王锋的0001与0002,通过加大点浇口可提高其成形性能,

但是并非越大越好,如果过大,浇口剪断时会从部品上撕下一些肉,形成一个凹坑,同时,部品的取向作用会增大,易变形。因此点浇口以¢0.5-1.2mm为宜。

43. 电火花加工中,放电间隙和加工精度有直接联系(一般认为为3:1)。

44. 大模仁的压紧块斜度为1°、3°、5°

45. 为了便于斜销顶出,设计时应该把斜销设计得比正常短0.1-0.3mm,即该部份肉比正常厚

0.1-0.3mm。

46. 设计模具时首先应该考虑零件的加工工艺,尽量避免使用放电与线割,而要尽量考虑使用

铣床和磨床的方式,因为从加工成本、加工精度与加工时间来说,前者都比不上后者,虽然慢走丝线切割的精度不错。

47. 设计时应该避免形状简单,但又需大面积的平面放电,既费时,精度又难保证,而且加重

钳工的钳配工作量。

48. 设计时应该尽量避免阶梯形的又需要面与面相互贴合的上下模仁设计,这样常常难以加

工。

49. 超声波打磨的缺点为容易因为手感把握不准确,而使模具表面形状失真。

50. 模具的量产要求为10000-15000/月时,模仁材料为NAK55。

51. 好的注塑机可以通过调整参数,进行5段以上的分段注射,如可以设为段为填满流

道;第二段为填满部品的三分之一;第三段为填满部品的二分之一??等等。从而可以通过分析这几种情况下的部品填充情况,来解决注塑中所存在的问题。

52. 对一些部品成型困难,或表面有要求,或有些部位精度在前几次试模中尺寸难达要求的模

具,试模时考虑使用多级注射成型。

53. 注塑机中日本与台湾机都可以进行多级注射成型,但一般来说,台湾机除了能改变注射速

度和。。。。。之外,还能改变注射压力。

54. 模具的cavity number的确定因数有:单件部品的成形费用,平均每件部品的模具制作费

用,部品精度要求,模具制作难易程度等决定。

55. 成型有腐蚀性树脂是模具材料要选择耐腐蚀材料,或在模具表面作防腐处理;成型含玻璃

纤维等高强度填充材料的树脂时,模具零件必须有相应的硬度。

56. 水管离模仁的距离应大于4mm。

57. 如果预估部品成型困难,需要增加成型压力,则设计时要考虑模具的强度,加大模仁的强

度,增加支撑柱,并要注意贴合面之间的公差。

58. 精密模具设计中不应该考虑强制脱模机构,否则对模具的量产性、部品精度、甚至部品表

面有很大的影响。

59. 模具设计中,从成本和制造角度来说,尽量避免滑块和斜梢机构。

60. 如果铣床加工完后的模仁余量只剩15-20条,一模两到四件,则即使是清尖角的电极一般

一粗一精就可。

61. 复杂曲面电极粗电极放时应该X、Y向预留0。06,Z向预留0。07以上,更后再用精电极

来加工。

62. 尖角、半圆及半球电极的放电需要特别注意。

63. 小水口模具的开模行程的确定如下:A.101A板与102板脱流道行程计算为:流道长+机械

手(40-60mm);B.102板与103板脱部品行程计算为:部品+机械手(70mm)

64. 象压块、小水口的流道板、模仁等等在模具装配时难以取出的零件,必需钻起吊螺丝孔;

不过,有时为了简便起见,可以把对角上的两个锁模螺丝孔钻穿,攻牙攻穿来拧起吊螺钉。

65. 要求同心度很好但又不能同时做在固定侧或可动侧的模具,如果模仁的大小允许,固定侧

与可动侧应设计有一公一母的圆锥形导向机构,以保证成型时该位置的同心度。如9018、9026、0004、0032辊筒模具上都加有#251入子。

66. 成型数量大的模具,在模架的选材(可考虑用P20)、滑块的选材(P20)上考虑,同时可

以在侧猾块上安装耐模板。

67. 用磨床或铣床加工厚度小于5mm,长度大于50,即长厚比大于10,比如斜梢之类的模

具零件时,应该注意加工时的变形问题。

68. 有时用于放置模仁的模腔太深,而又必需开设冷却环时,如果直接用刀去加工模腔中的冷

却槽则刀往往不够长,那么,可以考虑把冷却槽开在模仁的底部,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冷却槽中间的圆柱应比冷却环内径略大,让冷却环不易从冷却槽中掉出。(注意,因为,冷却水是从里面过,设计时应该让冷却环内径和贴紧模壁;如果冷却水是从外面过,设计时应该让冷却环外径和贴紧模壁,这一点千万不要搞反了,否则会造成漏油)

69. 冷却水的出、入口温度应尽量小,一般模具控制在5°C以内,精密模具控制在2°C以

内。

70. 水道之间的中心距离一般为水道直径的3~5倍,水道的外周离模具型腔表面的距离一般为

10-15mm。

71. 对聚乙烯(PE)等收缩率较大的成型树脂,必需制品收缩大的方向设置冷却回路。

72. 模具上有数组冷却回路时,冷却水应首先通入接近主流道的部位。(怎么理解?)

73. 斜梢的材料一般要求比较硬(使用SKH9、或STAVAX),同时为了提高量产性,在斜梢

底部(#106顶针板与#107顶针固定板)间增加耐磨板(SKS3材料),厚度与顶针底同厚。

74. 一般产品的凹陷量为3%以下,几乎都可以使用强制脱模,如果超过一定范围,在脱模时将

使成品产生刮伤甚至破坏的现象。凹陷量也因材料而易,软质材料如PP、NYLON可达5%,而PC、POM等只能为2.5~3%之间。

75. 滑块的安全距离一般为1.5~5mm。

76. 塑料螺纹的根部或顶端部应有一小平面(0.8mm左右),是为了成型后易脱模,且不易伤

害螺纹部分的表面。

77. 间隔板的公差一般为+0.1mm,如果模具的压力大则需要加支撑柱,支撑柱的公差一般为

+0.02~0.03mm,也就是组立后比间隔板厚0.02~0.03mm,这样考虑的原因是:支撑柱(S45C或S55C)的表面经过淬火比模板硬,使用一段时间后模板会下凹正好补偿该公差。若支撑柱比间隔板薄0.1mm,注塑时的压力使#103板产生的变形会放大的模仁上,产生不止0.1mm的弯曲,从而产生毛边。

78. PD613(较优于SKD11)、PD555(较优于SUS 420 J2)与NAK 101(较优于SKD11)等

热处理的更大变形量为0.065/50,有高耐磨耗性、高耐腐蚀性、高镜面加工性,适合于加工精密模具。

79. 分模面与流道周围常常开设排气槽,对一般模具排气槽的外边一般为0.5mm深,靠部品侧

为0.02mm;而对象相机前后盖本体等精密模具排气槽的外边一般为0.07-0.1mm深,靠部品侧为0.007-0.01mm。

80. 为保证可动侧与固定侧贴合良好,分模面一般比模板高0.02mm;并且常在#103的四个角上

铣C10-20深0。5-1的缺口,以保证#102与#103不干涉。

81. 象聚缩醛(polyacetal)成品尺寸公差是±0.2%左右,模穴数增加1个公差约增大5%.8穴则

增大1.4倍,达±0.28%。

82. 用肯纳¢16小刀片(KCM25)切NAK80材料每刀深0.4mm,宽2/3刀直径,线速度

55m/min, 0.5mm/rev,风冷,较合适。

83. 磨床加工中,0.5mm的沟槽也能磨出。

84. 回位梢的表面只有0.5mm厚左右是硬的,里面是软的。

85. 精加工平面时,STEP一般采取刀具直径的2/3~4/5,和慢走刀方式。

86. 滑块槽的公差为-0.01和+0.01。

87. 设计前,与客户对图面打合(分型面的确定、顶针位置的确定、倒沟的处置方式、浇口位

置与形状、肉厚与缩水的关系、公差大小等的进一步的确认)是非常必要的,这对进一了解客户的设计意图、增加设计命中率是非常必要的,这是设计者首先应该树立的观念,设计者不能自作主张。

88. 热流道一般适用于量产24万件以上的塑料模。

89. 对于象9029、0031等采用潜伏式浇口的模具,进胶口的直端部分常采用圆形或扁形,然

后,采用圆形或扁形的顶针顶出,但因为顶针小进胶口长,如果进胶口处没有脱模斜度,部品顶出时常会发生顶出不良或把顶针折断的现象,因此,该处应开0.5°~1°的脱模斜度,以便顶出。

90. 象Olympus的cg5375f1背盖,PC料、一模一件,一个点浇口的模具,使用住友75吨成型

机注塑时注塑压力达200MPA。

91. 流道比较大的模具,起冷料作用的部位也应该相应加长,如象0039的主流道末端次试

模后加长了14mm。

92. 大模具在设计时就应该考虑好排气槽的设计,不应该在试模后再指定,根据经验,一般在

模具的四周用铣刀或磨床(根据模具精度需要而定),加工出一周的浅槽,深度小于塑料的溢边值。

93. 带C角的入子,如果 C角部位正好与 模仁相接,为了防止在部品上出现毛边,其入子底部

到C角处的长度公差应该为+0.05

94. 放电加工中对一般要求的模具面粗度7um即可,精密模具中的一般面粗度为4um,象外观

要求高的模具面粗度要求达2um。

95. 模具材料的订购一般应该比要求的更大尺寸大3~5mm。

96. 拉料梢尽量不要采用背面锁螺丝的固定方式,因为该方式会产生应力会使拉料梢易断,比

较好的方式是拉料梢能够较自由的活动。

97. 线切割一般会在尖角部位产生0.2mm的R角,在模具设计中在碰到要求使用线切割的位置

(入子孔、方型顶针孔等),一定要考虑此R的影响,以免产生飞边、毛刺等问题。

98. 滑块与模仁的贴合部位一般应该设计成单边2-3°的斜度,既可以避免磨损,又便于产生预

压。

99. 涂装的厚度一般为单边0.02~0.03mm,模具的抛光量一般为单边0.02~0.03mm,在产品设计

和模具设计的配合尺寸的选取上一定要考虑这一点。

100. 钳工在配入子时手法非常重要,入子以能缓缓流动为更佳,入子插入腔中1/4深度时不能有

松动的感觉。

101. 在成型镜片、高精度齿轮等精密零件时,为了提高部品的精度,保持模具的高刚性非常重

要,为此,除#102、#103外其它模具零件(材料S45C、S55C)常需热处理到45°HRC;#102、#103之所以不需热处理,是因为模仁部分常比模板高。

102. 成型镜片常需采用YAG-250(粉末冶金钢材、非常纯净、产于大同钢材)的模具材料,热

处理到56±1°HRC。

103. 有时模具的表面有一些小圆凹点需要抛光,在用常规方法难以解决的前提下,有时采用纤

维油石(非常贵),有时采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把牙签夹在小摇臂钻上打到6000-10000转/分钟,用手轻托模仁,沾上钻石膏,把需要抛光部分轻轻去碰牙签来抛光。

104. 一般部品的顶针逃肉深为0.1(公差为0~+0.02),精密成形时是0.03(公差为0~+0.01),在这种情

况下对顶针固定板(上顶出板)、顶针垫板(下顶出板)及用于固定顶针的逃孔深度、左右两支撑块、可动侧模板、可动侧模仁、顶针本身靠位的长度及其总长度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必须按设计要求严格执行。

105. 查看已经成形好的部品的顺序为:表面是否有烧焦,流痕,侧壁是否有拉伤,填充是否充

分,分模线、靠破线位置是否有毛边,肉厚处的反面是否有收缩,顶针的反面是否有顶出痕,顶针逃肉深度是否合理。

106. 用推板顶出式模具,如果为一模多件,固定侧与可动侧也不宜分成多块,而以采用整体式

模仁设计为宜,以便于顶出平衡。

107. 对抛光来说#5000~#8000的钻石膏即可以达到镜面效果。

108. 绞刀加工的圆跳动为0.05mm。

109. YKMA-0058(大分佳能前盖)螺牙计算步骤:螺压主参数:M41×0.75(螺距P=0.75、大径

D=41、中径D2=D-0.649519×P、小径D1=D-1.082532×P、作用高度H1=0.541266×P),部品收缩率为S=1.0058,因此,模仁的螺距p1=0.75×S、大径d1=41×S、中径D2=

d1-

0.649519×p1、小径D1= d1-1.082532×p1、作用高度H1=0.541266×p1。

w6mo5cr4v2相当于进口的什么钢材

W6Mo5Cr4V2国产高速钢概述:

高速工具钢简称高工钢或高速钢,俗称“锋钢”或“风钢”,是一种适于高速切削的高碳高合金工具钢。其突出特点是具有很高的硬度、耐磨性及热硬性(也称红硬性),当刃具温度高达500~600摄氏度左右时,硬度仍无明显下降,能以比低合金刃具钢更高的速度进行切削,主要用于制造切削速度高、负荷重、工作温度高的各种切削刀具,如车刀、铣刀、滚刀、刨刀、拉刀、钻头、丝锥等,也可用于制造要求耐磨性高的冷热变形模具、高温弹簧、高温轴承等。?

执行标准:标准:GB/T 9943-1988

特性

W6Mo5Cr4V2钢为钨钼系通用高速钢的代表钢号。该钢具有碳化物细小均匀、韧性高、热塑性好等优点。适用范围

W6Mo5Cr4V2高速钢韧性、耐磨性、热塑性均优W18Cr4V,而硬度、红硬性、高温硬度与W18Cr4V相当,因此W6Mo5Cr4V2高速钢除用于制造各种类型一般工具外,还可制作大型及热塑成型刀具。由于W6Mo5Cr4V2钢强度高、耐磨性好,因而又可制作高负荷下耐磨损的零件,如冷挤压模具等,但此时必须适当降低淬火温度以满足强度及韧性的要求。W6Mo5Cr4V2高速钢易于氧化脱碳,在热加工及热处理时应加以注意。

W6Mo5Cr4V2钢简称W6或6542,是钨钼系通用型高速钢的代表钢号。它是含有多种合金元素的高合金钢,属莱氏体型钢种。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高热硬性、高淬透性和足够的塑性和韧性,并有良好的铸、锻、焊和机械加工性能,因而它在工具钢中占有及重要的地位

钢号(GB)美国(AISI)日本(JIS)法国(NF)德国(DIN)

W6Mo5Cr4V2 M2 SKH51 HS6-5-2 1.3343s

W6Mo5Cr4V2钢密度为8.16t/m3;弹性模量E为218000MPa。?

M2高速钢圆钢板材现货上海利佳特殊钢

请问高速钢的一些物理特性,高额悬赏!

在众多的刀具材料中,高速钢至今仍占据着统治地位。高速钢按使用硬度可分为普通高速钢和超硬高速钢。普通高速钢的硬度低于66HRc,一般在64HRc左右,故耐磨性、红硬性较差,但强度与韧性较好;超硬高速钢硬度在66HRc以上,故耐磨性、红硬性好,但强度、韧性差。影响高速钢性能的主要因素是莱氏共晶的量,随着碳含量增加,莱氏共晶量增加,耐磨性、红硬性增强,而强度与韧性下降。

;f_type_id=54

高速钢是由大量W、Mo、Cr、V、Co等合金元素组成的高合金钢,以往多用作工具钢和模具钢。高速钢的淬火温度通常为1 250 ~1 320 ℃,淬火后在500~600 ℃回火,组织为回火马氏体+碳化物+少量残余奥氏体。经淬火、回火处理后,高速钢具有很高的硬度,可达HRC 64~67。与普通材料相比,高速钢具有良好的红硬性,各种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硬度见表1〔1〕,可见,高速的红硬性确保了高温下具有高的抗磨损能力,这正是它能用于带钢热连轧工作辊的主要原因。

表1 各种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硬度〔1〕

材料 牌号 抗弯

强度

/MPa 硬 度

20 ℃ 200 ℃ 400 ℃ 600 ℃

硬质合金 YG8 1 471 76~77 74~75 71~72 68~69

高速钢 W18Cr4V 1 961 64 64 62 63

工具钢 CrWMn — 65 58 52 47

高铬铸铁* — 805 Hv 743 Hv 657 Hv 217 Hv

注:高铬铸铁成分为:2.2%C、21%Cr、0.41%Ni、0.92%Mo

高速钢

1.概述

高速钢又名风钢或锋钢,意思是淬火时即使在空气中冷却也能硬化,并且很锋利。它是一种成分复杂的合金钢,含有钨、钼、铬、钒等碳化物形成元素。合金元素总量达10~25%左右。它在高速切削产生高热情况下(约500℃)仍能保持高的硬度,HRC能在60以上。这就是高速钢更主要的特性——红硬性。而碳素工具钢经淬火和低温回火后,在室温下虽有很高的硬度,但当温度高于200℃时,硬度便急剧下降,在500℃硬度已降到与退火状态相似的程度,完全丧失了切削金属的能力,这就限制了碳素工具钢制作切削工具用。而高速钢由于红硬性好,弥补了碳素工具钢的致命缺点,可以用来制造切削工具。

高速钢的热处理工艺较为复杂,必须经过退火、淬火、回火等一系列过程。退火的目的是消除应力,降低硬度,使显微组织均匀,便于淬火。退火温度一般为860~880℃。淬火时由于它的导热性差一般分两阶段进行。先在800~850℃预热(以免引起大的热应力),然后迅速加 热到淬火温度1220~1250℃,后油冷。工厂均采用盐炉加热。淬火后因内部组织还保留一部分(约30%)残余奥氏体没有转变成马氏体,影响了高速钢的性能。为使残余奥氏体转变,进一步提高硬度和耐磨性,一般要进行2~3次回火,回火温度560℃,每次保温1小时。

(1)生产制造方法:通常采用电炉生产,近来曾采用粉末冶金方法生产高速钢,使碳化物呈极细小的颗粒均匀地分布在基体上,提高了使用寿命。

(2)用途:用于制造各种切削工具。如车刀、钴头、滚刀、机用锯条及要求高的模具等。

2.主要生产厂

我国大连钢厂、重庆钢厂、上海钢厂是生产高速钢的主要生产厂。

3.主要进口生产

我国主要从日本、俄罗斯、德国、巴西等国进口。

4.种类

有钨系高速钢和钼系高速钢两大类。钨系高速钢有W18Cr4V,钼系高速钢有W6Mo5Cr4V2等。

5.规格和外观质量

规格主要有圆钢和方钢。钢材的表面要加工良好,不得有肉眼可见的裂纹、折叠、结疤和发纹。冷拔钢材表面应洁净、光滑、无夹杂和氧化皮等。

6.化学成分

我国国标和日本工业标准中主要钢号的化学成分如表 6—7—26。

表6-7-26 高速钢化学成分指标

标准号 钢号 化 学 成 分 %

C Si Mn P S Cr

GB/T9943-88 W18Cr4V 0.70-0.80 0.20-0.40 0.10-0.40 <0.030 <0.030 3.80-4.40

GB/T9943-88 W6Mo5Cr4V2 0.80-0.90 0.20-0.45 0.15-0.40 <0.030 <0.030 3.80-4.40

JISG4403-83(94) SKH2 0.73-0.83 <0.40 <0.40 <0.030 <0.030 3.80-4.50

JISG4403-83(94) SKH10 1.45-1.60 <0.40 <0.40 <0.030 <0.030 3.80-4.50

JISG4403-83(94) SKH51 0.80-0.90 <0.40 <0.40 <0.030 <0.030 3.80-4.50

GB/T9943-88 W18Cr4V <0.30 17.50-19.00 1.00-1.40

GB/T9943-88 W6Mo5Cr4V2 4.50-5.50 5.50-6.75 1.75-2.20

JISG4403-83(94) SKH2 17.00-19.00 0.80-1.20 <0.25 <0.25

JISG4403-83(94) SKH10 11.50-13.50 4.20-5.20 4.20-5.20 <0.25 <0.25

JISG4403-83(94) SKH51 4.50-5.50 5.50-6.70 1.60-2.20 <0.25 <0.25

注:其他的标准号有ГОСТ19265等。

7.物理性能

高速钢一般不做抗拉强度检验,而以金相、硬度检验为主。钨系和钼系高速钢经正确的热处理后,洛氏硬度能达到63以上。钢材的酸浸低倍组织不得有肉眼可见的缩孔 、翻皮。中心疏松,一般疏松应小于1级。金相检验的内容主要包括脱碳层、显微组织和碳化物不均匀度3个项目。高速钢不应有明显的脱碳。显微组织不得有鱼骨状共晶莱氏体存在。高速钢中碳化物不均匀度对质量影响更大,目前冶金和机械部门对碳化物不均匀度的级别 十分重视。根据钢的不同用途可对碳化物不均匀度提出不同的级别要求,通常情况下应小于3级。

8.包装

成捆交货,用铁丝捆扎,并有标牌标明炉号,规格等印记。但对冷轧钢还要涂防锈油,并用防潮纸包裹。对银亮钢还应装箱。

9.注意事项

检验高速钢碳化物不均匀度与试样的腐蚀时间有关。有关标准中只提出腐蚀要适当不能过腐蚀,这一点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实践证实,如果发生了过腐蚀,就会将碳化物染黑,表现出不均匀程度改善的假相,就可能将质量不好的高速钢误判为优质钢,这一点尤为重要。

高速钢是高合金刃具钢,高速钢具有很高的热硬性,高速切削中刃部温度达600℃时,其硬度无明显下降。

一、成分特点

1.高碳

碳质量分数在0.70%以上,更高可达1.5%左右,它一方面要保证能与W、Cr、V等形成足够数量的碳化物;另一方面还要有一定数量的碳溶于奥氏体中,以保证马氏体的高硬度。

2.加入Cr、W、Mo、V等合金元素

加入Cr提高淬透性,几乎所有高速钢的铬含量均为4%。铬的碳化物(Cr23C6)在淬火加热时差不多全部溶于奥氏体中,增加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大大提高钢的淬透性。铬还能提高钢的抗氧化、脱碳的能力。加入W、Mo保证高的热硬性,在退火状态下,W、Mo以M6C型碳化物形式存在。这类碳化物在淬火加热时极难溶解,一部分淬火后存在于马氏体中,在随后的560℃回火时,形成W2C或Mo2C弥散分布,造成二次硬化。这种碳化物在500℃~600℃温度范围内非常稳定,不易聚集长大,从而使钢具有良好的热硬性;未溶的碳化物能起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及提高耐磨性的作用。V能形成VC(或V4C3), 非常稳定,极难熔解,硬度极高(大大超过W2C的硬度)且颗粒细小,分布均匀,能大大提高钢的硬度和耐磨性。

二、高速钢牌号

一种是钨系W18Cr4V钢,另一种是钨-钼系W6Mo5Cr4V2钢。两种钢的组织性能相似,但W6Mo5Cr4V2钢的耐磨性、热塑性和韧性较好,而W18Cr4V钢的热硬性较好, 热处理时的脱碳和过热倾向性较小。

三、加工及热处理特点

(1) 锻造 高速钢属莱氏体钢,铸态组织中含有大量呈鱼骨状分布的粗大共晶碳化物(M6C),大大降低钢的机械性能,特别是韧性。这些碳化物不能用热处理来消除,只能依靠锻打来击碎,并使其均匀分布。因此高速钢的锻造具有成形和改善碳化物的两重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加工工序。为了得到小块均匀的碳化物,需要多次镦拔。高速钢的塑性、导热性较差,锻后必须缓冷,以免开裂。

(2) 热处理 高速钢锻后进行球化退火,以便于机加工,并为淬火做好组织准备。球化退火后的组织为索氏体基体和在其中均匀分布的细小粒状碳化物。

W18Cr4V钢的热处理工艺过程示意图

高速钢的导热性很差,淬火温度又高,所以淬火加热时,必须进行一次预热(800℃~850℃)或两冷预热(500℃~600℃、800℃~850℃)。高速钢中含有大量W、Mo、Cr、V的难熔碳化物,它们只有在1200℃以上才能大量地溶于奥氏体中,以保证钢淬火、回火后获得很高的热硬性,因此其淬火加热温度非常高,一般为1220℃~1280℃。淬火后的组织为淬火马氏体、剩余碳化物和大量残余奥氏体。

高速钢通常在二次硬化峰值温度或稍高一些的温度(550℃~570℃)回火三次。在此温度范围内回火时,W、Mo及V的碳化物从马氏体中析出,弥散分布,使钢的硬度明显上升;同时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也使硬度提高,由此造成二次硬化现象,保证了钢的硬度和热硬性。进行多次回火,是为了逐步减少残余奥氏体量。W18Cr4V钢淬火后约有30%残余奥氏体,经一次回火后约剩15%~18%,二次回火降到3%~5%,第三次回火后仅剩1%~2%。

高速钢回火后的组织为回火马氏体、细粒状碳化物及少量残余奥氏体。

高速钢表面有黑皮会影响热处理吗?

高速钢表面有黑皮毫无疑问肯定会影响热处理的,对于加热过程影响不大,主要是会影响在淬火过程中的冷却,有黑皮的局部冷却速度肯定会慢于其他地方,因为黑皮隔绝了冷却介质的传热,更终导致硬度不均,所以,更好在热处理前通过喷砂或抛丸把黑皮去掉。

高速工具钢及其热处理工艺剖析

HPM1--预硬模具钢

日本日立金属HPM1是预硬塑料模具钢材,硬度高达HCR37-42℃,无须再热处理。 HPM1采用特殊溶解,切削性好(HRC40时更好)。大件模料亦拥有里外均衡的硬度以及加工性。 主要应用在:办公室自动化电气用品、通信机器...

CENA1--新世纪预硬镜面模具钢

日立金属CENA1是易切削性,抗腐蚀性的绝妙搭配,打破过去的常识,采用特殊溶解方法,得到极高洁净度,及优良的镜面效果,为新世纪镜面钢的世界新标准。以预硬高达HCR38-43℃供应市场,无须再热处理。充分满足工艺设计,是能降低多项...

DAC55 --高性能热作模具钢

日立金属DAC55是在DAC(SKD61)的基础上改良而成。保留了DAC的优点,并且得到了更好的耐热裂纹性。适合大型压铸模具,高性能压铸模、挤压模等。 特点:耐热裂纹性佳,高温强度好,淬火性好

CRD--更具磨耗性之合金工具钢

日立金属CRD是具有更优越磨耗性的冷作模具钢.热处理效果稳定.拉深模具冷锻模具大量生产落料模金属粉末零件压实模;用于成型加工的模具;陶瓷、砖、瓷砖、砂轮、平板、磨损性塑料等成型模;特点:更优越的耐磨性能,热处理效果稳定

HAP40--含钴CO粉末高速钢

日立金属HAP40是日立研发生产的含钴CO粉末高速钢.极高的硬度, 耐磨性与韧性兼备的泛用型高速钢. 适合制造所有的切削工具,适合大量生产的冲压模具用钢. 特点:高硬度,高韧性,高耐磨

YXM1 含钨高速钢 JIS SKH51

日立金属YXM1是钨钼高速度钢. 目前是使用量更大的高速钢种. 宜于制造强力切割用耐磨冲击各种工具?冲模?螺丝模?较需轫性及型状繁杂工具?铣刀...

HPM2--预硬化塑胶模具钢

日立金属HPM2硬度达HCR29-33℃,可直接用于模具生产,无须再热处理。大断面的材料硬度也比较统一均衡,被切削性能优异,高耐压强度,耐磨损性能 ,耐腐蚀性能良好,适合制作大型塑料模具。 主要应用在:不透明成型模具(电视机...

HPM31--高性能高效率模具钢

日立金属HPM31是以SLD(SKD11)为版本研发出来的新材料.相当与DAIDO大同的PD613. 特征是以特殊溶炼法,使材料方向性较不明显,热处理尺寸变化量减少;再者,碳化物细微化后,使韧性及被加工性提升. 需要高耐磨要求的模具...

HPM50 --高抛光预硬精密模具钢材

HPM50有很好的抛旋光性能,放电性能.1.经过处理后的表面非常良好,可以取代蚀花加工.2.在进行放电(电火花)加工后,表面硬度不会增高,可简化后续加工程序.组织均匀,更适合精密蚀花加工,韧性优良,机械特性卓越.主要应用在:1.镜面抛光...

关于skh51的热导率和SKH51的热导率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免费获取报价

万利钢.png

原文标题:skh51的热导率(SKH51的热导率)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我们仅作为信息分享。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tokaits@163.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